1.技术原理
基于“多级生物净化及营养梯级利用”原理,采用水解酸化、生物接触氧化、水生植物无土栽培、浮游生物净化及人工湿地技术等单元技术进行集成,并依照生态链关系合理定序,逐级将污水中污染物质降解成为异养微生物的有机养分,依从食物链关系充分地的转化为微生物体及二氧化碳和水,最终实现有效净化,应用于农村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。
2.工艺技术
(1)“预处理+生物处理”工艺:以去除COD为主的污水处理站,适用于处理水量<10m3/d,且居住较为分散的村屯,出水用于农灌。
(2)“A/O多级生物反应+生态景观处理”工艺:以去除COD、总氮和总磷的污水处理站,适用于原水浓度较低为生活污水,居住集中且易于污水收集的村屯。出水可达到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918—2002 )一级A/B标准。
(3)“A/O多级生物反应+复合水培植物净化+生态景观深度处理”工艺:以去除COD、总氮和总磷的污水处理站,适用于原水浓度较高(有少量散养畜禽废水汇入)的生活污水,居住集中且易于污水收集的村屯。出水可达到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918—2002 )一级A/B标准。
3.技术优势
(1)占地面积小,节省土地。污水处理站布局紧凑,主要处理系统可选择一体化处理设备,构筑物一般采用地埋形式,地面可作景观绿化或种植蔬菜。
(2)自动化及智能控制,节省运行成本。可引入太阳能供电系统,节省处理系统用电;同时,采用物联网液位控制系统启停,渐减曝气及间歇曝气方式,有效降低污水处理系统耗电量。
(3)出水稳定,污泥产泥量低。利用“多级生物净化及营养梯级利用” 原理,集成生物与生态协同处理技术,最终实现有效净化。同时,采用集成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自消化功能,减少污泥产量,并且污泥没有任何异味。
(4)最大化增加处理系统附加值。生活污水处理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理念,污水经处理后可用于鱼塘、景观补水,也可用于经济作物灌溉等。